科技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也给数字经济按下了“快进键”。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远程医疗、阳光捐赠、云上招投标……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小试牛刀。然而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区块链也在疫情大考中暴露出基础不牢、协同不够等问题。
医疗数据共享、防疫物资追溯
区块链之钥开启信任之门
3月末,四川省蒲江县寿安镇的居民徐先生出现咳嗽发热,就近在县医院就诊。与以往不同的是,徐先生的诊断数据被打上了“隐形标签”。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成都市三医院的专家参与线上会诊,很快排除了徐先生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我们地方上医疗资源少,没想到这次能直接让省会医生看病。”徐先生回忆起那次就医体验仍感到新奇。成都市三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使得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医院也能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诊断。
区块链远程医疗平台有何不同?中国网安区块链研发中心总经理安红章解释说:“诊断收益和数据收益的分摊、医疗事故责任和数据泄露责任的界定,是远程医疗的堵点,这些障碍的本质是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不信任,而区块链就是用于解决信任问题。”
以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不可篡改为显著特征的区块链,为解决数据真伪、责任界定等问题提供了方案,而这把信任的“钥匙”不仅仅用在了远程医疗方面。回顾疫情之初,个别地方出现处理捐赠物资低效、管理混乱等问题,如何实现防疫物资的全流程信息透明成为挑战,而区块链技术能够让捐赠的每一步可被追溯、监督。
疫情期间,驰援湖北的浙大二院急需一批远程会诊的视频协作设备。2月15日,杭州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调集资源,捐赠了支持远程会诊的视频协作设备。这一捐赠信息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被详细记录在由趣链科技和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发起的一个区块链平台上。
“区块链的特性是一旦发布就不可被篡改、删除,一笔捐赠让社会各界能够充分监督。我们还完善捐赠信息的内容,引入物流单、物资实拍、捐赠明细等多维度的信息公开方式,确保证明信息的有效性。”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帅说。
记者了解到,在山东、河北、广东等地,还出现了搭载区块链技术的疫情防控平台,而疫情信息的上链则强化了信息报送责任。
云上招投标、虚拟信用卡
区块链为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支撑电子合同“零接触”签约,在供应链上下游间建立互信机制,畅通资金链产业链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区块链助力复工复产企业降本增效。
过去,因涉及信息交换、保密管理、合同签订,招投标工作一直在线下完成。近期,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区块链正试水成为线上交易信息的“保险柜”。
2月10日,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上线网上开评标系统,实现“云上招投标”。系统上线3天就完成7个交通建设项目11个标段的在线开标工作,参加投标企业50余家,交易金额达16.2亿元。
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开标组织处处长李国仁说,从企业投标、专家评标到公示结果的12个交易环节,所有电子数据打上了不可更改的“时间戳”,交易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让疫情期间冻结的工作逐渐恢复。“过去100家投资企业现场组织开标需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现在只需要10分钟”。
疫情期间,许多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复工复产面临困难。
“受疫情影响,公司复工复产延期,应收账款也未能按期回款。公司主要原材料钢材的采购都是全款,导致一季度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柳京涛说。此后,公司通过国网电商公司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发起贷款申请,并根据系统指引上传了采购订单、应收账款单据等材料,成功贷款200万元。
国网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栋说:“由于企业每次贷款的操作记录都会同步存证于金融机构,可及时发现风控事件,规避‘以一贷多’的金融风险,让信任转换为信心。利用区块链技术,我们实现了电网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共享、透明及流程可视化,让中小微企业获得精准化金融支持。”
除了融资、招投标等方面的应用,北京、浙江等地还出现了债权债务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信贷“绿色通道”的区块链落地,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新思路。
区块链应用仍需探索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相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疫情中的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正在积极寻找适当的商业应用场景,核心技术问题仍有待突破。
“由于缺乏跨地域数据共享、技术协同平台,不同省市的区块链技术标准不同,多方实体的数据协调难度大,目前还未能实现全国范围的‘健康码’链上数据互通。”安红章说,区块链本应成为解决省际流动人员健康数据互信问题的关键技术,因此应推动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缺少“杀手级”应用来推动更多行业实现“区块链+”。
“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最重要的是解决链下系统和链上系统的融合。目前这一技术才刚刚起步,还面临着性能、隐私保护等基础技术瓶颈,面临着与其他技术协作受限等难题。”张帅说。
王栋认为,区块链主要可以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解决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二是解决上下游产业大协同、大协作的问题,三是解决数据产生、确权、交换的问题,四是解决安全生产防篡改、强监管的问题。
然而,区块链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各类应用模式仍需持续探索。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等方面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客户加入区块链系统有较大的改造成本。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发展区块链,更多需要的是政策环境的构建和产业生态的打造。(记者 卢宥伊 王阳 朱涵)
责编:纪爱玲
赞
踩
路过